季卉至今想不明白——为什么会在一切正常的情况下生出了“就是闹饥荒也生不出的孩子”?
35周前产检一切正常,产前增重15公斤,与多数孕妇相同;孩子出生时的身高、头围都正常,可唯独体重仅1.88公斤,只有普通新生儿的一半。
孩子被诊断为“足月小样儿”,指的是37周以后出生但体重低于2.5公斤的孩子,通常是宫内发育迟缓导致。
小样儿中的一部分是健康的,可以在日后追上普通孩子;也有一部分可能成为特殊儿童,无论如何追赶,始终落人一步。从这个角度,所有被戴上“高危儿”帽子的孩子——包括早产儿、脑瘫高危儿、唐氏综合征患儿,都是“输在起跑线上”的孩子。而在奋起直追的过程中,遭遇负面情绪的首先是父母。
就在本月,《中国早产儿家庭现象调查(2019)》即将发布,这是季卉所供职的自媒体“大J小D”联合了15家自媒体和出版社共同发起的调查,针对早产儿父母的情绪状况,共收到4700多份有效问卷;今年3月21日,国内首个唐氏综合征论坛举办,发起人是唐氏综合征患儿蛋蛋的母亲黄金,她筛选再筛选,113个来自全国各地的家庭首聚上海。
故事看似只是小众圈子的自救和抱团取暖,却又不止于此。关于“鸡血”教育、关于生命本质……这些为人父母者反复纠结的自问,其实也是可以抛向时代的发问。
【输赢】
任何一件关于孩子的新闻,都可能触发张衡对未来的担忧。
2015年9月一位叙利亚3岁男童伏尸海滩,张衡立刻联想到儿子——难民那么多,只是因为孩子小,才格外让人怜惜;儿子现在也小,人们会怜惜他,等他长大了,该怎么独自面对这个世界?
张衡的儿子周周,今年7岁,出生时是足月小样儿。
怀孕37周时,因丈夫说了一句“小时候我们没产检不也好好的”,又因家远,那周产检她没去。38周再去时,情况不对了,胎心监测第一次没过,再吸氧,还是没过,b超发现羊水少,当天急剖,4斤6两。
自责,在儿子2岁半时被诊断“中度精神发育迟缓”时达到顶峰。
张衡想起出院时,医生说过,足月小样儿难带,1岁前要尽量实现“追赶性生长”;而现在,康复已经错失良机……在一个只有她和儿子独处的下午,她冷静地想了几种和儿子一起“走掉”的方式,终因家人突然回来而放弃。
花静是上海市第一妇婴保健院儿保科主任,在她开设的高危儿门诊,父母们最纠结的问题总是“为什么是我”“为什么是我的孩子”。
早产带来的冲击往往突然而急切,但因信息渠道较多,更容易得到审慎对待;而足月小样儿的严重程度易被低估,很多人以为足月了更好,实际上比早产情况更糟。足月小样儿比早产儿追赶的时间窗口更小:一个28周早产的宝宝,如果有2斤重,只要在暖箱内一个月追赶1斤,就可在40周(起跑线上)与正常出生的宝宝并驾齐驱;但37周出生的孩子要是只有2斤,那就等于是发令枪响时,还站在出发线后10米开外。
如果说足月小样儿、早产儿至少还有康复的可能性,关于唐氏综合征的各类信息都是“毁灭性”的——大多数医生在孕期就会直接建议父母放弃,若是出生后才诊断出,整个家庭都可能处于崩溃边缘。
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数据显示,每年每10名新生儿就有超过1例早产;足月小样儿的全球发生率为2.3%-10.0%,在我国的发生率约6-7%;唐氏综合征的发生率则约为1/800。而“高危儿”的范围远不止这几种。
虽然明白这是概率问题,但大多数的母亲会归咎于自己:强迫症似地回溯备孕到怀孕间任何一次可能的负面行为;回顾自己的疾病史、遗传史;产生羞耻感,然后回避。
在小区、公园带娃遛弯对于这些母亲是巨大折磨。尤其是,当其他家长问询孩子的年龄、体重和身高,以及对“坐”“爬”等动作的掌握程度时。
唐氏儿安安的母亲说,一般她都是趁娃睡着了,给小车蒙一条薄巾,再悄悄推出去晒太阳,被问及孩子多大时,刻意往小报年龄。
唐氏儿辰辰的母亲提到,有一次她出差几日,想把孩子送去婆婆的老家,婆婆想了想说,“还是我过去吧,别送过来,别人会问的”。
张衡在周周4岁时有一回出去玩,孩子笑着走到一个小朋友身边,想推人家,虽说已被父亲一把拉开,但那个孩子的母亲皱眉看了周周好几眼。“我意识到,也许我们要做好承受异样眼光的准备了。”张衡说。
季卉一度也有抑郁倾向——痛苦的并不是追赶的辛苦,而是不断有人提醒你的孩子和普通孩子的差距。她女儿在历次体检中均“不达标”,1个月、42天、2个月、4个月……没有一次不被严肃指出“重度营养不良”。
“可是应该看生长曲线不是吗?她符合最低的生长曲线。”她曾经和负责测量的护士争辩。
“我们不管曲线,这个数字首先就没达标!
【闯关】
最初的战斗往往是为了“活下去”。
张冉青来自江苏常州,在孕期被查出宫颈机能不全。28周时,她出现临产指征,当地医院提示可能会放弃这个未出生的孩子。张冉青不想放弃。家人载着她疾驰200多公里,抵达上海市第一妇婴保健院。
孩子出生时仅960克,在暖箱里生活了75天。
暖箱是帮助提前出生的孩子闯关的场所。他们需要面对呼吸关——如果肺功能发育不全,可能经历呼吸衰竭;喂养关——32周之前分娩的宝宝不会自己吃奶,需要进行胃管喂养;还有保暖关、感染关,以及颅内出血、高胆红素血症、持续肺动脉高压等。每一道关卡都凶险无比,随时会有婴儿因为挺不过而永远离开。
张冉青出院后,租住在医院附近的宾馆,两个半月,每天与吸乳器为伴,早晚两次送母乳。支撑她的信念是磅秤上每日增长的数字,以及医生的嘱咐“这不仅是母乳,还是维持孩子生命的药”。
她最期待的时光是每周两次的“袋鼠妈妈”时间。在一妇婴,经过严格身体筛查的母亲可进入新生儿病房对孩子“袋鼠护理”:把孩子轻轻放在胸前,感受来自妈妈的体温和支持。
第一次时,她用手指小心翼翼穿过插在小生命身上粗粗细细的管线,轻轻碰了碰儿子,发现他的手指头还是半透明的。
有的袋鼠妈妈会在此时哼唱童谣,也有的妈妈会哭泣。
通过层层关卡且体重达标的婴儿在获准出院后,现实世界的追赶才终于开始:每一位高危儿的家长都有医院开具的一条长长的“必做清单”。
早产儿出院后1年内,因接触外界环境感染疾病的风险较大,张冉青遵医嘱尽力打造“无菌环境”,光是蒸汽消毒仪就用坏了2台;但同样根据医嘱,家中环境不能“过于干净”,以防以后孩子对微尘过敏。
除了正常体检,孩子们还要去不同科室“闯关”:最晚发育成熟的器官是肺部,1周岁前要防止患上肺炎;还要定期去眼科检查,及早预防早产儿视网膜病变;按时做脑干听力检测,排除弱听的可能性……
季卉至今记得,初次面对这个连特小号纸尿布都大到不好穿的小家伙那种手足无措。
医生提醒她,小样儿“难养”。到自己喂养时,才知是什么意思——娃对奶温要求极高,高一点低一点都不行,一顿奶要反复温奶好多次;每次喂完得竖抱半小时,否则奶会从嘴里和鼻子里喷射而出;每顿奶量极不稳定,造成的问题是浪费奶严重,季卉的母乳又不多,月子里最大的事就是追奶,基本两小时吸乳一次,半夜吸着吸着不小心睡着,洒到满床都是。
“运动发育”关,是喂养之后立刻就面临的问题。
一位早产儿妈妈到朋友家玩,看到对方孩子6个月时已坐得很稳,特别惊讶,随后才无比辛酸地意识到:普通孩子水到渠成的运动,自家孩子却要经过几千次甚至几万次训练才会。
黄金的孩子蛋蛋9岁了,从小喜欢“扔”这个动作。为了顺应孩子喜好,顺便锻炼协调能力,几年里,黄金一家陪蛋蛋做得最多的事就是扔石头。在家附近的公园水池边,蛋蛋扔,爷爷奶奶从水池中捡出;在江边,浅滩上的石头都快被扔光了,黄金的爱人干脆从网上买了一整面包车的石子补充……
林欢是唐氏儿慧慧的母亲。“从小到大,没有什么事不是我教她的。”慧慧学舞蹈,林欢就去录像,回来再一点点教给女儿。
在发给黄金的微信里,林欢写下每天早晨的安排——给女儿计时,起床穿衣5分钟,洗脸刷牙5分钟,仰卧起坐2分钟70个,躺着抬腿2分钟70个,哑铃4个动作1分半完成,原地蹦2分钟不许停,再看15分钟书,15分钟吃饭,然后上学。女儿曾对她说:“你累死我得了。”
“我必须这样。如果能保证我比孩子多活一天,我不会让她学任何一样东西……”林欢说。
3月21日,国内首个唐氏综合征论坛在上海举办。慧慧在表演舞蹈,许多家长举起手机拍摄。(王潇摄)
【求助】
季卉是在2017年遇见大J的。彼时,她把手机上的公众号都删了,只留一个,因为“讨厌那些‘贩卖焦虑’的文章”。但看了大J的文章后,她突然来了兴趣。
大J名叫王慧佳,她的公众号“大J小D”在国内育儿圈颇为知名。招聘面试中,她第一次见到季卉,印象中“拽拽的”,因为季卉提了“要带娃、不能加班”等要求。大J后来才知,季卉的孩子是足月小样儿。
大J的孩子小D,28周就因感染病毒提早出生,曾被美国医生宣判“未来90%可能坐轮椅,95%会智力低下”,但在大J的坚持下,小D慢慢赶上了,即将进入小学。
大J算是过来人。她深知父母情绪对孩子的成长、发育和心理健康有深远影响,也了解到目前国内对早产儿父母的心理支持不足。
仅仅靠自救是不够的。
小D最初一周有13次康复训练。每出现问题,大J就像抓着救命稻草一样反复问康复师:孩子在早产儿里是不是正常?她生怕听到不好的结果。
康复师回答,这样的比较毫无意义,“你已经知道了最差的可能,但依然选择不放弃,那么就什么都不要想,只往最好的方向努力”。
大J说,这个过程中,需要有人点醒你,什么是不可改变的,什么是可以改变的。
这是一场马拉松,寻找情绪出口同样重要。大J和丈夫开过博客写孩子的病情,那时他们不知哪一张病危通知书会成为最后一张,因此希望看到文章的人寄来一张明信片,好拿着去告诉小D这世界有多精彩。没想到真的收到了几百封明信片。大J说,这至少让自己有事干,不至于每次都去小D床前哭。
大J和丈夫收到的几百张明信片。
“该如何求助,和谁求助,去哪里求助”,这促使大J发起了一个面向国内早产儿父母、提供专业辅导和心理支持的公益项目。
2018年7月,针对早产儿和小样儿1周岁以前的家庭需求的问卷调研,收到2700份有效问卷。大J与同事们经过数据分析后发现:早产儿父母情绪不稳定,导致近一半早产儿家庭矛盾丛生。
2018年11-12月,大J联合了15家平台希望做一个更广范围的调查。根据4700多份有效问卷得出的结果中有这样几个数据:近90%早产儿父母出现过抑郁情绪;近57%早产儿父母出现过不愿与外界交往的阶段;70%早产儿父母有过感受不到生活乐趣的阶段。
今年3月21日,第一个唐氏综合征论坛在上海举办。这是一个不那么像论坛的论坛,更像是一个圈子的聚会。要找一个空座位很难,每个人都聚精会神。
台上大蕴爸爸(一位来自美国的唐氏儿家长)播放了一段视频。大蕴在边画竖线边数数“1、2、3……21”,随后划掉4条,“21、20、19、18”,这是大蕴爸爸训练她做加减法的方法。
台下齐刷刷举起好多手机拍摄。“‘糖宝’也是可以做加减法的。”大蕴爸爸话音一落,更多的人狠命鼓掌。
也有理念不一致的。台上慧慧表演舞蹈,博得全场掌声。但茶歇时也有孩子妈妈质疑,“有些过于鸡血了……我们需要靠学一个特长来体现我们不输吗?”
黄金乐于看到讨论,她觉得这正是论坛的意义——给父母们一个思考并畅想未来的契机。
小D出生第116天,出院回家。(由受访者供图)
【期望】
“老实讲,我也曾有矮人一等的感觉。”黄金说。
黄金和丈夫一路成长都是“学霸”模式,她毕业于复旦大学,丈夫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在有孩子以前,智力从来不是我们考虑的问题,理所当然认为孩子就算不聪明,也一定是正常的。”
在蛋蛋出生前,她对美好生活的定义和大多数人差不多——买更好的房子,去更多的国家,有更高的年薪、更好的职位。对于一部分人来说,孩子是否“有出息”,也会被列入清单。
但在蛋蛋出生后,黄金发现,这些所谓的“好”是没有根的,这些追求不关乎生命的本质。“你幸福,才不会需要在别人面前以‘我的孩子怎样’来证明自己过得好。说到底,痛苦的来源是你自己,而不是孩子。”
黄金一家把周六定为外出就餐日。在一家意式餐厅,妹妹用3根香肠拼了一个形状,哥哥蛋蛋突然抢了一根塞进嘴里,妹妹大哭。一家人忙着安抚妹妹,用披萨切了边来取代香肠。
黄金笑了。“妹妹是哥哥的‘原住民’,她从没有觉得哥哥和别人不一样,这对两个人都有好处。”
但不可避免,还是有别桌用餐者投来了异样眼光。
“傻子”,有一次蛋蛋奶奶听到有人这样说,回家后关上门偷偷哭。
“无论是自闭症还是唐氏综合征,还是脑瘫、发育迟缓,它的属性是人,是生命。人和人之间是平等的,每个人有每个人的价值。”黄金说。
论坛上,来自台湾地区的张良纲分享了自己作为唐氏儿父亲的心路历程。在发言末尾,他说:“有问题的是孩子吗?不,有问题的是我们,是父母。”
“对!对!对!”台下齐呼。有人流泪了。
“我们的孩子只是与普通孩子有些许不同,也许是体重,也许是身体某部分机能,也许是智力……说到底,谁又和谁完全相同呢?”张衡说。
提到最近一次体检,检测人员仍旧抓住标准不放,季卉又有些生气。
她希望传递给女儿同样的信息——你不需要和别人一样。
女儿从2年前突然有了新的兴趣点:血盆大口的恐龙。她执着地想要把图案穿在身上,季卉就帮她定制。
女儿穿着定制的衣服到学校,遭遇女同学“讨伐”——“你疯了吧?”
“那你怎么说?”季卉问。
“我没有理她,因为这不关她的事。”小姑娘一脸傲娇。
(文中张衡、张冉清、林欢为化名)
作者:王潇 杨书源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假如给华语乐坛寻觅一个“伟大的开端”,那故事的伊始,一定绕不过邓丽君的名字。
1982年,29岁的邓丽君解除婚约,选择继续自己的演艺事业。
当她的感情再次回到“原点”,事业却来到了前所未有的“顶点”。
这年2月,她参与制作了华语流行乐坛第一张以古诗词谱曲的专辑《淡淡幽情》,这张唱片也在日后被评为其“歌唱事业的最高成就”。
那首隽永流长的《但愿人长久》,正是出自此张专辑。
她在香港宝丽金唱片公司唱片销量累计达到500万张,创下华人歌手唱片销量纪录。
那个过去被误解的“靡靡之音”,如今成了再难逾越的“乐坛符号”。
但以上种种这般,都不过是邓丽君的一面而已。
一如每当人们提起“邓丽君”这3个字,一张“标准初恋脸”女星的模样便会跃然眼前。
可当我们揭开她那“不为人知”的B面,才会骤然发觉:
原来,邓丽君从来都不只是一个一脸端庄的清纯美人。
来到2022年的今日,或许我们才真的得以读懂那份独属于她的勇敢与超前。
27年后
再次C位出道
有人说,20世纪80年代最时髦的3件事是:
听邓丽君、灯下读琼瑶、电影里看林青霞。
图源:电视剧《情深深雨濛濛》
”琼瑶剧“可以说已成为一代人的青春记忆。
而林青霞更是早已息影。
图源:电影《笑傲江湖之东方不败》
唯独”一代歌后“邓丽君,热度不减,时髦依旧。
曾有人言:“哪里有中国人,哪里就有邓丽君的歌声。”
但很多网友最近发现,只要有邓丽君的地方,就有爆款短视频。
打开社交平台软件,有关邓丽君剪辑视频的热度,甚至超过了《甄嬛传》和卡塔尔世界杯。
B站上,关于邓丽君剪辑视频的播放量过百万
父母们年轻时集体痴迷的甜歌女神,如今靠幽默和气质再度圈粉无数。
她的好友凌峰更是在一次访谈中曝料,邓丽君平时很有礼貌,但遇见熟人就会像打开话匣子一样互相调侃。
邓丽君的甜美人设,这就“崩塌”了?
作为红遍一时的歌星,邓丽君的歌走过了很多人的青春,李宗盛在形容她时说:
“很多人是奇迹,但唯有邓丽君可以称为传奇。”
27年了,邓丽君到底凭什么还可以在今天C位出道?
年少不知邓丽君,只闻她“人美心善歌动听”。
如今在重新认识这位女神后,很多人也是没想到:
这么酷的girl,莫不是穿越回去的吧?
娱乐圈初代搞笑女孩
非她莫属
在大家的印象里,邓丽君是高高在上、遥不可及的。
毕竟,生来一张清纯娃娃脸、嗓音又甜美的她,是很多人心中的美人。
于是这些年,邓丽君被人们推上“神坛”,好像美人就该“不食人间烟火”一样。
但真实的她,其实远比我们想象中更可爱,也更有趣。
微博上,曾有一则#没想到邓丽君这么古灵精怪# 的热搜,引起万人共鸣。
B站上,也有一条名为《终于找到我爸痴迷邓丽君的原因了……》的视频,不只播放量超过了900万,弹幕亦是被很多95后、00后发出的“哈哈哈”霸屏。
谁能想到,一代甜美歌后,竟是娱乐圈初代搞笑女孩?
比如,有首火遍了大江南北的民歌《高山青》,里面有句歌词是“阿里山的姑娘美如水呀,阿里山的少年壮如山”。
但到了邓丽君这儿,只见她叉起小腰,就俏皮地把歌词改成了:
“阿里山的姑娘没有一个漂亮,只有我邓丽君最漂亮。”
傲娇范儿信手拈来,怼起人来自然也不在话下。
一曲唱罢,邓丽君拿起话筒满脸真挚地说:
“当您听了这首歌,觉得我唱得不错的话呢,希望您多给我一点掌声。
“如果……您觉得我唱得不好的话呢……那你自己上来唱好了。”
台下众人先是面面相觑,随后便是掌声雷鸣,接着更是笑声连连。
一梗抛出,就将现场气氛推至高潮。
没想到吧?You can you up(你行你上啊)的梗,邓丽君早在20年前就玩上了!
“怼”粉丝不过瘾,自黑起来的邓丽君也煞是可爱。
她本来有句歌词是“独夜无伴守灯下,春风对面吹,十七八岁啊未出嫁”。
但唱到“十七八岁”时,邓丽君突然停下,然后一本正经地说:“这里应该改一下。”
于是,她一边伤心疾首地唱出“三十几岁呀未出嫁……”,一边转身用手捂起了额头。
一首闽南语抒情歌谣《望春风》,让邓丽君唱出来,竟是又心酸又好笑。
真正的酷girl,不但敢当众调侃自己是“大龄剩女”,就连吐槽起本人的唱功来,也是丝毫不留情面。
当看到电视机里传来自己的演唱画面时,邓丽君开口就diss道:
“哪有这种人,叫人家买唱片,还唱得那么难听!”
偶像包袱?不存在的。
当然,最让人津津乐道的,还要数她的“君君三连” :
你姓什么?
几岁?
干什么的?
以至于后来,邓丽君每每跟男观众互动,口头禅都变成了:
“哎,你有没有结婚啊。”
倘若得知人家已婚,她就会立马佯装生气,再摆出一副“邓丽君式失望”的神情说:
“结婚了,那你还跟我讲你姓什么、你几岁干什么呢?”
邓丽君的撩粉方式,也不只有“死亡三问”。
比如刚问完一位刘先生后,她就即兴开启了花式撩粉模式:
“谢谢大家送给我的花,还有没有啊?”
图源:1980年慈善演唱会
她还经常演唱会上cue粉丝,惹得台下哄堂大笑。
正因为无所介怀,她才会如此坦荡,落落大方。
你或许尚不知晓,那时第一个敢穿着大露背流苏短裙在大众面前唱歌的姑娘,正是邓丽君。
台上,她会穿一身亮片紧身裙跟舞伴跳舞。
台下,她也会散着头发,穿着短裤,在人群中骑着单车招摇过市。
邓丽君从来都不只是那个一脸端庄的清纯美人。
相反,在那个女孩子露胳膊会被说离经叛道的年代,也是她毫无顾忌地化起了烟熏妆、穿身小皮衣、顶着爆炸头表演了一曲劲爆的disco舞曲。
邓丽君现场演绎迈克尔·杰克逊的《Beat It》
而这,同样是邓丽君的B面。
她可以是鬼马邓怼怼,也可以是叛逆的酷女孩。
我想,一定有很多女孩子都偷偷迷恋着邓丽君。
因为哪怕在2022年的今天,这位姐看上去都真的太拉风了!
邓丽君不只是一代传奇,盛名之下的她,“不端着不装着”,活得真实且随性。
一如她在感情中那样,即使屡屡错爱,却仍是无怨也无悔。
一生错爱
亦无怨无悔
1971年,18岁的邓丽君在马来西亚五月花大酒店登台演出。
演出第一天,前三排的观众特别专心致志,还不时与她热烈互动。
第二天,她发现前三排的观众好像昨天才见过。
第三天,这拨人又来了……
她大为疑惑,跑去问酒店经理,这才知道:
“前三排被一个年轻人买票包下来了,我这次演出45场,他这批亲友就会来看45次。”
出于好奇,邓丽君同母亲一道约见了这个年轻人。
他叫林振发,比邓丽君大5岁,是当地的造纸大亨,也是资深君迷。
一个星期后,邓丽君接受了林振发的约会邀请。
后来,他们白天相约打球,晚上演唱会结束就一起吃夜宵。
再后来,他成了她公开承认的初恋。
邓丽君和林振发
林家的家风开明,并不纠结女方的明星身份,而他的“亲友团”也准时出席了邓丽君全部45场演出。
一个青年才俊,一个当红偶像,爱得浓烈。
此前不久,邓丽君差点被琼瑶婉拒演唱主题曲,给出的理由便是:
“没有恋爱经验,怕唱不出情歌的味道。”
哪承想,林家已经许下三媒六聘之约,定要娶邓丽君做媳妇。
然而,在交往的第三年,由于被伯乐舟木稔发掘,邓丽君去了日本发展,之后更是凭借专辑《空港》大火,要满世界跑演出。
可即便如此,也只是婚期推迟的问题。
但邓丽君怎么都不会想到,她终究没有等到婚礼的那一天。
1978年,邓丽君回台湾省高雄市演出,途中接到林振发突发心脏病的电报。
隔天,她便登上前往吉隆坡的飞机,却在飞机上的报纸上看到了“林振发30岁英年早逝”的消息。
一对即将完婚的恋人,却连最后一面也没见到。
见到林母,两人大哭。
林母一直很喜欢她,悲痛之余,希望把林振发生前住过的海滨别墅赠与她。
而在整理遗物时,邓丽君发现了一本林振发生前的影集,其中大多是两人这几年聚少离多的合照。只是她没想到,在每张照片下,都附有一首林振发自己写的短诗。
她拒绝了林母的别墅,却拿走了那本影集。
后来,人们只知邓丽君在演唱会每每唱到《再见,我的爱人》,都会忍不住流泪。
Goodbye My Love
从此和你分离
我会永远永远爱你在心底
希望你不要把我忘记
那时,她以为来日方长,以为自己会嫁给他。
碰到林振发之前,邓丽君曾对母亲说,唱歌不可能成为自己永久的职业,自己和其他女人一样,肯定是会结婚的。如果今后自己选择不再唱歌,只能是因为结婚或者声带永久性受损。
然而,直到她去世,这两件事都没有发生。
林振发意外离世后的第二年,邓丽君遭遇了“护照风波”。年末,她只身一人远赴美国读书散心。
在那里,她遇上了当时还在跑龙套的成龙。
两个同样满腹才华的年轻人,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不久,成龙的电影开机,邓丽君也要回台湾。
他告诉她:“我会去看你。”
说到便做到。成龙把下一部电影的拍摄地点选在了台湾。
邓丽君也请成龙来听自己的演唱会。唱歌时,邓丽君不时往楼上看,成龙心里突然很自豪:台上是我的女朋友。
不过,两人都不打算公开这段感情。
可惜的是,成龙用“高贵”来形容她,只因她“太好了”,好到需要自己一直仰视她,但他更需要一个可以仰视自己的人。
为此,他常常耍脾气。
一次,邓丽君要飞日本,打电话约成龙告别。
当时她刚结束演唱,一身华服还未来得及更换,走进屋子却看见成龙被一群兄弟围坐在中间。
也许是由于自尊心作祟,成龙铁了心要气邓丽君,于是只对她说一个字:“坐!”随后就开始跟兄弟们聊剧本,一聊起来就把邓丽君晾在了一旁。
一个多小时后,邓丽君说:“Jackie,那我先走了。”
成龙又只回了一个字:“好。”
临行前,邓丽君给成龙寄去一盘卡带,里面只一首她的歌:《你怎么说》。
你说过两天来看我
一等就是一年多
三百六十五个日子不好过
你心里根本没有我
把我的爱情还给我
经此一别,两人再无瓜葛。
故事的终章,大家都知道了——
成龙娶了更江湖气,也更能与他的兄弟们打成一片的林凤娇。而邓丽君则大方地送上祝福,转过身,便是多年沉寂。
许多年后,知晓这段往事的林建岳怂恿成龙给邓丽君颁奖,还骗他说:“邓丽君知情。”
谁知,邓丽君在台上一看到他,转身就走,连奖都不要了,全然不顾成龙当众追着她苦苦挽留。
从14岁起就身处名利场的邓丽君,这时开始愈发向往普通人的家庭生活。
她跟好友说:“我想漂漂亮亮地隐退,然后回归家庭。”
1981年10月28日,她和朋友介绍的马来西亚华人首富郭鹤年之子郭孔丞订婚。
这也是邓丽君离婚纱最接近的一次。
郭孔丞和邓丽君
眼看婚期将近,但郭孔丞的祖母对邓丽君这个准孙儿媳提出了3个极为苛刻的要求——
交代过往情史;
婚后完全停止演艺事业;
和演艺界,特别是异性断绝来往。
本就打算婚后退出演艺圈的邓丽君,看到郭家干脆要把自己变成一个“没有工作、没有朋友”的家庭主妇,心里甚是委屈,她希望情投意合的未婚夫能帮自己说说话。
可她没想到,郭孔丞却懦弱地拒绝了。
婚礼前第5天,白色婚纱被送到邓丽君下榻的宾馆。
伴手礼中,有一盒印有两人名字的火柴盒,她便茫然地对着婚纱一根根划着火柴。
划完,她给伯乐舟木稔拨去电话,只一句话:
“婚我不结了,歌我继续唱。”
后来,郭孔丞结了婚,只是人们都说,那个女孩的侧脸很像邓丽君。
接下来的7年,邓丽君一心扑在事业上。
事业巅峰时,《纽约时报》甚至用近四分之一的版面介绍邓丽君。
可当她眼含热泪、身着婚纱唱起那首《爱人》时,人们才猛然发觉:
情路如此坎坷的邓丽君,那年也不过才32岁。
她的最后一任男友,叫保罗,是一个帅气的法国摄影师。
只是这次,却是邓丽君负了他。
因突发性哮喘,邓丽君在清迈骤然离世。
再一次,她与幸福擦肩而过。
此前,无人看好他们的结合,邓丽君却说:
“和他在一起后,台布、餐巾、纸巾上,到处都是他写的情话。”
这即是她,至情至性,从不拖泥带水,甚至连爱情都那么邓丽君。
只是岁月残酷,它的确从不败美人,却也不许美人见白头。
短短四十载芳华,邓丽君获誉无数,未婚未育,却也敢爱恨终身,唯有她才真正做到了那句“浪漫至死不渝”。
27年了
是谁还在怀念邓丽君?
1994年6月29日,林青霞结婚当天。
她想把手中的香槟色花球抛给邓丽君,却不知她人在何处。
婚后不久,林青霞正在酒店跟朋友们茶叙,却突然接到邓丽君的电话,林青霞问她在哪儿,抱怨说本想把花球抛给她的......
电话那头,邓丽君只笑笑说:“我在清迈,有一套红宝石的首饰要送给你。”
那是林青霞最后一次听到邓丽君的声音。
林青霞与邓丽君
电影《纵横四海》中有这么一个画面。
康城海滨,戴墨镜的阿海(周润发饰)大声喊道:
“青霞!丽君!”
一旁的阿占(张国荣饰)问他发什么神经?
阿海却说:
“我想看看林青霞跟邓丽君在不在,她们好喜欢到康城来游泳的。”
图源:电影《纵横四海》
这一幕梦幻联动,当年看哭了许多观众。
而电影中的这个梗,指的正是1990年的林青霞与邓丽君。
彼时,两个惺惺相惜的女子,在抛掉名气包袱后,穿着解放自我的比基尼,漫步在慵懒的康城海滨。
如今可能鲜有人真的明了,“邓丽君式流行情歌”在那时究竟是多么地惊世骇俗。
甜蜜蜜
你笑得甜蜜蜜
好像花儿开在春风里
正是邓丽君第一次把男女间的你情我爱如此直白地唱进了歌声里,多少人在她的歌里第一次体会到了青春的猛烈与悸动。
也正因此,她几乎被封杀多年。
那个人们印象中柔美的女子,唱一首首甜美的歌,听歌的人却像是被一场骤风暴雨吹打过脸庞。
之后,录音机、喇叭裤、男人留长发,开始变得时兴,甚至成为新潮。
崔健曾说:
“我个人觉得邓丽君是代表一种自由创作的声音,流行音乐开始真正是一种来自非传统的自由创造。”
1995年,邓丽君去世一年后。
中国的摇滚老炮儿们,唐朝、黑豹、郑钧等人集结出了一张翻唱专辑《告别的摇滚》,以此纪念邓丽君这颗华语乐坛最耀眼的明珠。
放眼娱乐圈,爱着邓丽君的明星更是不胜枚举。
周杰伦、费玉清、王菲等人,都曾用全息投影与她跨时空合唱——
还有专门为她举办的“复活”演唱会——
无人不爱邓丽君。
她却一辈子求爱无果,孤苦半生,最终病死异国,埋骨他乡,只留下400多首甜蜜的歌曲。
世人独钟邓丽君。
却是因为她的魅力早已超越时代,也因为她性格里的大胆与跳脱,更因为她始终都不曾变改的家国情怀。
在日本深造时期,邓丽君坚持不取日本艺名,每一场演唱会都必须穿一套中国旗袍,唱一首中文歌。
而那时也唯有她大方得体地发声,在至今听来,依然尤为振聋发聩:
“大家好,我叫邓丽君,我是中国人。”
她把唐诗宋词唱进歌里,以一袭杨贵妃装扮,让全世界都记住了她是代表中国的邓丽君。
因妈妈是山东人,爸爸是河北人,她还出了一张唱片叫《山东曼波》,并在演唱会上大秀山东话,骄傲地告诉别人:“我是河北人。”
世人皆言邓丽君一生悲苦、情路坎坷,她却从不戴面具,活得清醒且自知,只给观众带去《甜蜜蜜》的欢声笑语。
人民网曾这么形容她:
“她不仅影响了中国流行音乐的发展,更在文化领域里影响了华人社会。
“她是一位歌者,也是一个文化符号。”
过去被误解的“靡靡之音”,如今却成了再难逾越的“乐坛符号”。
她的那份超前与魅力,在她生活的那个年代里,无疑是女性自我魅力解放的最好代言人。
邓丽君走后,家人在整理遗物时,发现了一篇她的遗稿,上面写着这样几句话:
往事不堪回首,世事难预料,莫将烦恼着诗篇,梦短梦长同是梦。
一切都是为了年少的野心,身世浮沉雨打萍。
天涯何处有知己?只愁歌舞散作彩云飞......
恍惚间,眼前似乎又浮现出那个笑起来两颊有酒窝的姑娘。她一边唱着“恰似你的温柔”,一边踩着单车,就那样在热闹的人群中招摇而过。
某年某月的某一天
就像一张破碎的脸
难以开口道再见
就让一切走远
直到这时,或许你我才骤然发觉:
原来,有些人的魅力,是超越时代,只留给后人惊艳的。
活在2022年的我们,可能的确错过了邓丽君,却终究会在某时某刻某个角落,真正读懂邓丽君。
邓小姐,这世间,仍有人在念着你。
部分参考资料:
林青霞:《云去云来》
B站up主@蜜桃乌龙酱茶茶:初代搞笑女,终于知道爸爸那辈人为什么喜欢邓丽君了,哈哈哈哈
今日叉烧:歌后的代价:邓丽君和她错过的爱人们
蹦迪班长:终于找到我爸痴迷邓丽君的原因了
十点人物志:追爱43年、终身未婚,她不该就那样离去
本文经授权转载自微信公众号:InsGirl(ID:iiilass),都市新女性的时尚生活美学。转载请联系原作者授权。本文图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相关问答
[最佳回答]不是……邓丽君的80年才发布在此之前已经有很多人唱过了
[最佳回答]每位选手都唱的很好,尤其是小明,极具自己的风格和特色,充满名族与朴素的气息,让我们为之惊叹,与其他选手给我们的感觉大相径庭,但如果再加一些高贵...
[回答]1.(2分)父亲有意把安检仪当作X光机检查身体,以此向家人证明自己是健康的。2.(3分)他如愿对家人隐瞒了病情,免除了家人的牵挂:既节省看病的钱,又能...
[回答]1.我只在乎你2.路边的野花不要采3.漫步人生路4.漫步人生路5.北国之春6.漫步人生路7.漫步人生路8.我只在乎你9.甜蜜蜜10.我只在乎你11.月...
[回答]1.我只在乎你2.路边的野花不要采3.漫步人生路4.漫步人生路5.北国之春6.漫步人生路7.漫步人生路8.我只在乎你9.甜蜜蜜10.我只在乎你11.月...
邓丽君一生唱了多少歌?有人说几百,有人说一千多,有人说两千多,究竟多少恐怕连邓基(邓丽君文教基金会)也搞不清。邓丽君一生唱歌的总量(按次数计算)应该...6...
俩人无论从门第、才华来看,称得上郎才女貌,天生一对。然而,这对有情人最终没能走到一起,那时候,邓丽君的歌唱事业刚刚起步,忙的不可开交,后来,她又到日本...然而...
我有很多,接下来一文一图,让你看个够1,我有个朋友,他去按摩,店长说有几个姿色不错的技师感染过新冠而且已经痊愈,有抗体,选她们可以享受获得抗体的额外服...我...
怎么可以找到对方暂无律师解答,查看可电话咨询律师3~15分钟,获得律师专业解答!立即免费咨询律师当前律师在线5,827人今日律师解答12,669条消费者权益相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