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启动第三届万人炫舞嘉年华 500人同跳“锅庄式”广场舞

广场舞圆圈舞 青海启动第三届万人炫舞嘉年华 500人同跳“锅庄式”广场舞

图为全国广场舞展演活动青海省第三届万人炫舞嘉年华启动现场。 马铭言 摄

中新网西宁8月9日电(央姬卓玛)“今年我们主要推广的一个作品,就是《再唱山歌给党听》,表达的内容将藏舞锅庄的元素融入其中,还专门为青海单独定制了一支舞蹈”。9日,国家级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师王广成说。同日,全国广场舞展演活动青海省第三届万人炫舞嘉年华活动在西宁启动。

广场舞圆圈舞 青海启动第三届万人炫舞嘉年华 500人同跳“锅庄式”广场舞

图为青海省第三届万人炫舞嘉年华启动现场,青海大妈们跳融入“锅庄”元素的广场舞。 马铭言 摄

由文化和旅游部、国家体育总局联合主办的全国广场舞展演活动,以县、市、省逐级举行展演,从县、市两个层级的展演中遴选出一批本地区的优秀广场舞团队,集中开展全省展演活动,并将凸显地方特色的优秀广场舞团队,推荐参加北京集中展演活动。

“此次参加展演的广场舞爱好者,都是来自省内各社区健身舞队、人数达到了500人。”青海省全民健身操舞协会秘书长赵永魁介绍,青海万人炫舞嘉年华活动不仅对当地全民健身事业起到了一定推广的作用,也将独具“锅庄”特色的青海广场舞推向了全国舞台,并在全国各项比赛中获得了不错的成绩。

锅庄舞,藏语意为圆圈舞,是藏族三大民间舞蹈之一,分布于西藏、青海、甘肃等藏族聚居区,被列入第一批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青海各地区锅庄舞风格不一,但男子奔放、阳刚、潇洒,女子柔美、秀丽、端庄的舞姿,成为多民族民众广泛参与的舞蹈形式。

广场舞圆圈舞 青海启动第三届万人炫舞嘉年华 500人同跳“锅庄式”广场舞

王广成告诉记者,自己曾专门在青海学习锅庄舞蹈,将之简化后融入到了自己的广场舞作品中,他认为这将为全国广场舞注入新鲜血液。

如今,在青海跳锅庄已经不是藏族民众的专利。“不论什么时节,广场上,公园里都能看到一群人围在一起,踩着欢快的旋律,舞动着锅庄舞步。”参加此次展演的肖晓霞告诉记者,她认为两者都有强身健体的效果,两者的融合也象征着民族文化的融合。(完)

不服来跳丨云南民族广场舞 高端大气上档次

广场健身舞是中老年人日常的休闲健身爱好。不过在云视君看来,目前国内各大城市主流的广场舞动作简单而无趣,完全没有云南各少数民族集体舞蹈的丰富多样。而聪颖的云南各族儿女也将民族舞蹈与传统广场舞融合改良,成为具有地方特色的民族广场舞。

广场舞圆圈舞 青海启动第三届万人炫舞嘉年华 500人同跳“锅庄式”广场舞

如果你有机会到云南来,一定要在月色初升的时刻到当地广场走走,亲临感受一下云南特色广场舞哦!

阿哩哩

广场舞圆圈舞 青海启动第三届万人炫舞嘉年华 500人同跳“锅庄式”广场舞

阿哩哩是纳西族的一种传统歌舞,其基调欢快轻松,逢节日和高兴之事,你都能看到纳西族围成圆圈,跳这种传统的民族歌舞。阿哩哩跳法简单,跳舞者手拉着手,一人领唱,众人相和,边跳边唱。

一般纳西族的村寨广场和古城四方街及新城红太阳广场常能看到纳西族围成一围,即兴跳阿哩哩,你可随意加入其中,亲自体验这种古老的民族歌舞。

热巴舞

广场舞圆圈舞 青海启动第三届万人炫舞嘉年华 500人同跳“锅庄式”广场舞

热巴舞是一种受藏族影响的纳西族歌舞形式,为集体舞,表演时男子手拿铜铃,女子手拿曲柄鼓,男女混合演出。热巴舞是一种广场表演形式,歌声鼓铃随歌舞节奏而变化,时而昂扬飘荡,铃鼓作响,时而舒缓深情,铃鼓低鸣。热巴舞气氛热烈,并拌有杂曲和民间歌舞。

热巴舞一般是在喜庆之际或盛大的节日时跳,通常在村寨广场或城镇宽阔地举行。

哦热热

广场舞圆圈舞 青海启动第三届万人炫舞嘉年华 500人同跳“锅庄式”广场舞

哦热热 是流传于纳西族民间的一种传统歌舞,节奏鲜明,高亢嘹亮,气势雄浑。

演唱时伴以简明而粗犷的舞步令人仿佛又回到了遥远的游牧生活年代,反映了纳族人古代游牧生活艰辛与欢乐。现成了歌唱幸福,向往美好的群众性娱乐歌舞。

甲搓舞

广场舞圆圈舞 青海启动第三届万人炫舞嘉年华 500人同跳“锅庄式”广场舞

甲搓舞的起源,传说是古代摩梭人在受到外族侵犯时,部落首领发动族人在村口坝场上燃起一堆堆熊熊大火,并围着火堆呐喊跺脚,制造声势,助长威风。打退敌人后,又围着火堆唱歌跳舞以示庆祝胜利。甲搓舞演变成了群众性娱乐舞蹈。

今天,人们为了庆祝丰收,欢度节日,祈祝神灵等,都要跳起欢快的甲搓舞,青年年男女也借机谈情说爱,结交阿夏。

左脚舞

广场舞圆圈舞 青海启动第三届万人炫舞嘉年华 500人同跳“锅庄式”广场舞

左脚舞是彝族的传统舞蹈。早在康熙41年(1702年),就有左脚舞最早的文字记载。左脚舞传承千年经久不衰,是目前云南彝族人聚集区流行最广、影响最深的彝族舞种。

左脚舞的调子种类很多,基本都是豪放型的。第一类是好客调,如:“喜欢也要来,不喜欢也要来,管你喜欢不喜欢也要来……”;第二类是歌唱美好生活,如“三月会三月会,好是好玩呢,又弹弦子又跳脚,又卖缸罐又卖箩,阿里罗阿里罗阿里阿里罗……”;第三类是歌唱丰收年成,如“月亮出来了,弦子调好了。月亮圆又圆,月亮露笑脸,我们大家一起跳,歌唱丰收年……”;第四类是吟唱爱情,如“传情最是三月会,跳脚三天也不累。不来就说不来呢话,莫让阿妹空等着……”。

锅庄舞

广场舞圆圈舞 青海启动第三届万人炫舞嘉年华 500人同跳“锅庄式”广场舞

锅庄舞,又称为“果卓”、“歌庄”、“卓”等,藏语意为圆圈歌舞,是藏族三大民间舞蹈之一。

舞蹈时,一般男女各排半圆拉手成圈,有一人领头,分男女一问一答,反复对唱,无乐器伴奏。整个舞蹈由先慢后快的两段舞组成,舞者手臂以撩、甩、晃为主变换舞姿,队形按顺时针行进,圆圈有大有小,偶尔变换“龙摆尾”图案。

2006年5月20日,锅庄舞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阿尺目刮

广场舞圆圈舞 青海启动第三届万人炫舞嘉年华 500人同跳“锅庄式”广场舞

在绚丽多姿的傈僳族歌舞中,要数阿尺目刮最有代表性。阿尺目刮,意为“山羊的歌舞”,发源于维西县澜沧江流域,是一种群众自娱性舞蹈。特点是不用乐器,自始至终踏歌起舞,乐歌以领唱和伴唱合成,每一乐曲开头,都有一个无唱词内容的起音,其音颤抖悠扬,宛如旷野里山羊的悠悠长鸣。参舞者分男、女两队,每队有一名领唱者,其余合唱。唱词内容十分丰富,可从远古洪荒的神话传说唱到身边的生产生活,可承袭前人留下的唱词,也可即兴自编自唱。如果男、女两队的领唱者旗鼓相当,往往一场“目刮”唱几天几夜尚不能完。

烟盒舞

广场舞圆圈舞 青海启动第三届万人炫舞嘉年华 500人同跳“锅庄式”广场舞

石屏彝族烟盒舞又称“跳弦”、“垄偬”等,是云南彝族支系尼苏泼的一种群众性民间舞蹈。流传于滇南个旧、石屏、建水、蒙自、开远、通海、元江等地的彝族聚居区。舞蹈时,因每人两手各拿一个竹或木棉蝗烟盒弹跳起舞而得名。彝族亦称烟盒舞为“跳弦”、“跳乐”、“跳三步弦”等。

彝族人民极为喜爱烟盒舞,不论小孩和老人都爱跳。人们常说:“听见四弦响,脚杆就发痒。”

尼西情舞

广场舞圆圈舞 青海启动第三届万人炫舞嘉年华 500人同跳“锅庄式”广场舞

尼西情舞是迪庆州尼西地区的一种古老的歌舞。又叫“龙巴祥昌”,龙巴,即尼西地区的藏语称呼。“龙巴祥昌”由三部分组成:即相会歌、赞美歌、情舞。相会歌和赞美歌唱跳时间不长,双方主要唱些礼节性的见面词,或夸赞对方人品、穿戴等,大约对唱十来首,就转入主体——情舞,边唱边跳,将自己的感情通过歌舞的形式完全倾诉出来。

每逢过年过节,婚嫁志喜、恭迎恭送权贵佳客,当地百姓就穿起鲜艳的藏族服装,唱情歌跳情舞。

弦子舞

广场舞圆圈舞 青海启动第三届万人炫舞嘉年华 500人同跳“锅庄式”广场舞

弦子舞在藏语称“果谐”,即圆圈舞,主要流传于云南省迪庆州中甸、德钦一带,有"德钦弦子"之说。所谓“弦子”,实际就是马尾胡琴伴奏的舞曲。 弦子舞的内容或是相互欢迎与感谢,或是敬祝长辈、颂扬家乡,更有青年男女间相互表达爱慕之情和纯洁友谊。弦子舞的歌曲实际上都有曲牌名,相当于宋词的词牌名。

每逢节日集会,在胡琴的伴奏下,众人围成圆圈起舞,歌声悠扬,舞姿优美,多彩的长袖在空中飞。原为民间艺人卖艺时表演,后衍变为群众性的自娱形式,多在节日或喜庆时歌舞。领舞者奏一曲后,众人接唱并起舞。

编辑:牛峰

相关问答

最简单的集体舞,跳什么好?

以下是一些适合集体跳的舞蹈:1.LineDance(排舞):这是一种集体舞蹈,通常由一组人站在一条直线上跳舞。排舞通常很简单,容易上手,可以适应不同年龄段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