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津滨海客户端】
“引领新风尚 欢跃新时代”
2023年全国广场舞展演——广场舞大会
天津滨海新区片区大会
将于9月10日19:30
在滨海新区北塘古镇
精彩上演
倒计时5天
今天为大家带来
黑龙江省参赛队伍的超燃预告
一起看看吧
黑龙江省依安县文化馆舞蹈队《幸福扭起来》
广场舞《幸福扭起来》以东北秧歌为基本元素,运用广场舞的编创手法,展示多视角的舞蹈动作,生动地反映了东北人热情奔放、活泼畅快、优美多情的性格特点。花棍和手绢两种道具的表现层次丰富,使该作品新颖脱俗,别具一格,充分展现了黑土地的风土人情和黑龙江人民多姿多彩的幸福生活。
黑龙江省同江市文化馆舞蹈队《赫尼那》
同江是全国少数民族——赫哲族的发祥地和主要聚居地,也是赫哲族文化保存、积淀、挖掘最完整的地区。赫哲人能歌善舞,其舞蹈质朴欢快,节奏鲜明,具有浓郁的地域特点和民族特点。《赫尼那》主要反映的是赫哲族人民生活劳作的场面,将生产生活中的开船、下网捕鱼、织网以及弹奏口弦琴等动作进行艺术创作,生动、原始、朴实地展示了北方少数民族中唯一曾以渔为业的民族特色与风采。
黑龙江省庆安县文化馆花棍舞《吉庆欢歌》
庆安花棍舞具有百年历史,是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著名舞蹈家贾作光先生曾对庆安花棍舞给予高度评价与认可。庆安县多年来一直致力于花棍舞的保护传承和普及推广,培养了花棍舞的后继人才5万余人,多次接受中央电视台等新闻媒体的采访报道,并在国家、省市大赛中频频获奖。2021年,庆安花棍舞代表东北三省,应邀参加中国农民丰收节全国农民艺术展演。《吉庆欢歌》将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花棍舞与广场舞相结合,使一项囿于舞台的项目普及成为具有健身娱乐功能的全民运动,刚柔分明的风格充分反映了黑龙江人民的精气神。
(记者 周华婷 翟一梦 滨海新区文旅局供图)
本文来自【津滨海客户端】,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韩微 沈壮 枣庄报道
6月27日,为进一步提高全市广场舞水平,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庆祝新中国成立 75 周年山东省广场舞展演枣庄地区展演场演活动,在枣庄市东湖广场精彩开演。
据了解,此次活动由枣庄市文化和旅游局、枣庄市文化和旅游事业发展中心主办,枣庄市文化馆、各区(市)文化和旅游局、高新区社会事务综合服务中心承办,各区(市)文化馆协办,
旨在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讴歌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光辉历程和伟大成就,让广大人民群众共享群众文艺发展成果。
此次活动自今年5月份启动以来,受到广大基层群众的热烈欢迎,全市近30支广场舞队伍、约600名选手报名参赛。经过前期各区(市)海选、复赛的层层严格选拔,最终有12支优秀广场舞队伍脱颖而出,成功晋级市级展演。
活动当天,展演队伍们以舞蹈为媒介,汇聚一堂,用欢快的旋律、优雅的舞姿和满腔的热情,赢得了现场热烈掌声。其中,非遗花棍舞大放异彩,舞者们手持花棍,通过敲击、舞动,配合着欢快的节奏,展现出独特的传统艺术魅力,让观众们感受到了非遗文化的深厚底蕴。
由阴平镇选送的孩子们也带来了充满活力的街舞表演,他们灵动酷炫的动作、自信热情的笑容,彰显着青春的朝气与活力,为整个展演增添了现代时尚气息。舞者们用优美的舞姿诠释着歌曲中蕴含的深情,表达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健康的追求,诉说着对伟大祖国、对壮丽山河的赞美之情。
通过这次活动,不仅为广场舞爱好者提供了一个展示才华、交流学习的平台,也进一步推动了广场舞在枣庄的普及和发展,满足了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实现了文化惠民、文化乐民和文化育民的目标,并为枣庄市文化建设和社会和谐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相关问答
京族传统的民间舞蹈主要有“跳竹杠”、“跳天灯”、“跳乐”和“花棍舞”等,其中有些源于民间宗教舞蹈,有些是京族群众日常生活中的娱乐方式,具有明显的娱神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