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一名贵阳企业退休职工,在退休后的15年中,她爱上了广场舞,并在舞中快乐生活度过每一天。
她叫吴志鸾,是原贵州省柴油机厂的退休职工,今年已65岁了。
了解她的人都知道,吴从小学到初中时期,就是学校宣传队里的文艺骨干,还去过我省许多地方进行演出活动,令许多同学羡慕嫉妒。
天生我才必有用,吴的舞蹈有浓烈的“味道”,不管她在什么地方演出,都会赢得许多人的一片掌声,进而也鼓励了她的自信及对舞蹈的爱好和专研,所以她工作后也常做梦,梦中都是在学跳舞,醒来时,她还笑靥中回味梦舞中的姿态及动作,家里的床上,经常成了她的舞台……
退休爱上广场舞
真正爱上广场舞,是吴50岁退休后的事了。
那时候一下子不上班了,闲下来真的不知所措,在偶尔间在黔灵山公园游玩时,她看到了公园里有人跳广场舞,她涌上去看,还一边学着别人的动作,跟着跳起广场舞来。由于她有那些天然的舞姿动作,很快同跳舞的人成了朋友,进而拉开了她要跳好广场舞的序幕。
她说广场舞是最基础的舞蹈,非常有特色,广大观众是最容易接受的舞种,这对上了年纪的人来说,是最好的炼身体的舞种。
为了学习好广场舞,她在网上去搜索广场舞,经过比较,她发现网上“四大天后”编出来的广场舞最好,于是就在网上下载了:应子、春英、王梅、格格(四大天后)编的广场舞来学习跳舞。当年贵阳许多人也在学“四大天后”编的广场舞,所以,吴学跳“四大天后”的广场舞,在贵阳普遍受到了大家的赞誉,至此,吴的周围不光有同学还有许多的广场舞好朋友。吴经常组织大家在一起跳舞,并成立了六广门健身舞蹈队,规定每天晚上8点到10点钟,在六广门地带的空地,跳2个小时的广场舞。
退休爱上广场舞15年来在网上学来的广场舞,均由她亲自教会大家,她们会跳“四大天后”编教的广场舞上千个,同时六广门健身舞蹈队,在省内外参加的舞蹈赛事不断,不光获奖连连,吴也获得由国家体育部门颁发的社会体育指导员二级证书,成了一名有资质广场舞指导老师。
吴很有体会的说,通过15年来的广场舞锻炼身体,她觉得自己的身体很好,15年中连伤风感冒几乎都很少,她说自已身体好也给子女们减少了许多负担,子女们均鼓励她继续把广场舞跳下去。长期健康的生活跳自已喜欢的广场舞,她的队员们也收到了好身体的效果,同样收到家人的好评和支持。
许多人赞美吴跳的“四大天后”广场舞比较精准,来求教的人也较多,她从不拒于别人,总是那样虔诚于人,总是那样低调做人,对公益演出活动,他从来不缺席,在贵阳广场舞业界有着很好的口杯!
为我点一下赞,关注我,并分享你们的宝贵意见。在此,我提前祝福大家身体健康,事业蒸蒸日上!
01 一位戴着手表的女考生,结着一个典型的那个年代的大辫子。
02 下蛋笔,也特别喜欢下蛋笔,看到别人用老羡慕了,尖头不用削。当年也舍不得用,
03 70年代,大城市已经很多人骑自行车了。当时最好的自行车四大品牌,分别是红旗、飞鸽、凤凰、永久。
04 80年代的语文课本,全是满满的回忆
05 这张照片中,应该是当时的国营饭店,在七十年代,去吃国营饭店的并不多,当时的饭店也都是国营和大集体饭店,当时根本就没有私营饭店。而且吃主食要粮票,在当时的收入二三十的收入很普遍,所以很少有人去国营饭店吃饭的。
06 90年代,当时不流行跳广场舞,但在街头一起做简单的健身活动,还是很常见的。正是因为生活水平提高了,人们对生活的品质有了更高的追求。
07 同班组的同事 婚丧嫁娶随份子钱 一般都是个5元钱。那时的五块相当于现在的五百块,物价的高低不能笼统而言,要分类,像手表,自行车,缝纫机就贵,生活必需品就便宜,大米一毛三分八,猪肉六毛八。那时几年不吃不喝才买辆自行车,七八九十年代工资买件衣服都要几个月工资买电视录音机更是极少数人才享用得起,更别提小汽车摩托车相当现在买上几百上千万的豪车了。
08 幼年时期的溥仪在紫禁城骑马的照片,旁边是大内侍卫,还有太监在一旁守护着。关于这位清朝末代皇帝的故事很多,他的一生也是非常的传奇。
09 1983年,青岛的一家“露天铁匠铺”,要拉风箱把铁板烧红,再用铁锤进行打造。现在的年轻人,不知道什么是铁匠铺了。
10 一位卖水果的小贩,老人卖的应该是橄榄(四川叫青果)
11 六七十年代的货车司机,为什么那么受女孩子青睐?
12 80年代,即使是广大农村,也告别了无电时代。但经常遇上停电,只能靠煤油马灯来照明。
13 童年那时过年杀猪分肉,肉怕坏做成腊肉,真是美味,还会买一身红棉衣,老爸会去市里买糖饼,那种夹心饼,太好吃了,还有大白兔奶糖,果应子,那时的大白兔奶味浓,不像现在不大浓了。还有年三十放鞭炮,置办年货,街上人山人海。儿时的回忆年的味道,淘粮,磨面,捏面人,做绵裤,裱灯笼,打扫家,杀猪饭,备年货,……
14 北京牌香烟,北京卷烟厂出品
15 70年代的中国,小朋友都是坐父亲的单车,走遍大街小巷。当时的单车要卖300多块,是普通人半年的工资。
16 再来看最后一张照片,一位穿旗袍的美少女。其实她是西湖上的一个导游,当时游客极少,照片中她服务的对象是几名美国游客。
17 打米机 这个物件在南方地区常用,是用力给稻米脱皮去壳的工具。
18 晚清时期,广州是中国外贸第一大港,这是富商的住所。
19 军挎,是我们儿时上学时候的书包,当然这在当时来说很多小孩子都是没有书包的或者是家长做的,能有军挎背的都是很让人羡慕的。当年离家出走的时候就是用军挎装东西的
20 1978年,北京的著名导演金山和女演员郑振瑶。他们身后所在的地方可能是一家宾馆,那个年代的门窗、沙发和现在有很大不同。
21 补袜子板,应该叫袜板,是补袜子用的。真老了,看着这个满满的都是回忆
22 瞬间
23 1985年,成都市人民东路的钟楼旁,有一块巨幅宣传画:实行计划生育,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
24 小白鞋,这样的小白鞋那时候老喜欢了,能穿上这样的一双小白鞋能高兴地一整天了。记得童年穿小白鞋最怕脏了,还弄黑了还得用白粉笔涂一下。
25 最怀念的甘草杏肉,最爱的零食,现在依旧记得当初的味道。对那个甘草杏印象特别深,每次吃完杏肉,还要用石头砸破杏核吃里面的杏仁儿
如果您想看更多精彩内容记得点击“关注”,再次感谢您的谢支持!
相关问答
这个问题的答案就多了哦!最早流行的广场舞作品是王广成老师,杨丽萍老师,春英老师,杨艺老师,应子老师,他们的舞蹈在全国各个广场上都有传颂,现在的流行广场...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