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胄的《欢腾的草原》在保利2013秋季拍买会上以1.288亿元人民币成交,这无疑是2013年年度的收藏盛事。这幅创作于1981年的作品在黄胄的艺术生涯中是非常少见的,它集中呈现了黄胄在人物画、动物画两方面的高深造诣同时,它还具有另一重意义:国礼——黄胄当时为北京钓鱼台国宾馆一共创作了两幅《欢腾的草原》,其中一幅现悬挂在钓鱼台国宾馆接待外国元首的18号楼,另一幅则在1984年由国家领导人作为国礼赠送给当时来访的美国实业家哈默博士。这件国礼以高价大幅刷新黄胄作品个人拍卖纪录,使得2013年的中国艺术市场成为名符其实的“黄胄年”。在这样一幅独一无二的宏幅巨构背后,又有着怎样的传奇经历?本期将通过亲历者的回忆,呈现真实的黄胄以及其创作故事。
对于画家来说,生活是非常绚丽多彩的,生活中有那么多善良的人们、美好的事物,你要画也画不完,写也写不完。人有多高,画才有多高。 ————黄胄
▲《欢腾的草原》 1981年
作为中国近现代绘画大师,黄胄一直强调个体生活体验对于艺术创作的指导作用,其作品始终传达出强烈的现实生活气息。如其所言,“对于画家来说,生活是非常绚丽多彩的,生活中有那么多善良的人们,美好的事物,你要画也画不完,写也写不完。人有多高,画才有多高。”正是出于这种坚定的乐观主义精神和生命激情,黄胄的作品无不蕴含着感人的内在力量。多年的西北军旅生活,为黄胄的创作提供了取之不尽的丰富素材,他以少数民族独具魅力的风土人情所创作的诸多佳构,都成为了中国近现代美术史上的经典之作。
《欢腾的草原》表现的是新疆柯尔克孜族人民正在进行传统体育项目一一“马上角力”(叼羊)的活动场面。画面中,众多人物与动物一一七位女性、九条牧羊犬以及八十多匹骏马一一通过艺术家的精心布局与传神刻画,和谐而又充满内在张力地再现于巨幅画纸之上,组成了一幅洋溢着乐观主义精神,豪迈欢快的节日盛景,如此精彩的巨幅作品在黄胄的绘画生涯是非常少见的。
20世纪80年代是黄胄艺术创作上的第二个春天。纵观此幅巨制,广袤草原、柯尔克孜族妇女、骏马、牧民、牧羊犬通过画家精心地安排组织,相互之间建立起多层次性聚散、呼应、遮掩等视觉联系,疏密有致,主次得当,营造出一片欢腾的节日气氛。画面整体呈放射状,两位骑马较力的柯尔克孜族妇女作为主角居于前景位置,占据了画面中心,其余人物、动物随着景深的延伸比例逐渐减小,以焦点透视的方式营造出强烈的纵深感。与此同时,画家并未忽视作品整体的视觉平衡。画面中两位主角左右两侧各布置了一位骑马妇女,邀相对望;左侧远景位置上的一组妇女也是对望低语,极大地增加了画面的情节性。最后,画家以传统绘画中的“点景”方式,将九条牧羊犬穿插在画面之中,整个场景顿觉生气洋溢,趣味横生。
在《欢腾的草原》艺术表现上,黄胄以快速运笔产生的劲健线条,迅速勾勒出人物的形象和瞬间动态,强调对描绘对象形体结构的整体把握与表现。通过复线的使用,画家则进一步突出了画面的运动感和氛围感,画中两位较力妇女和身后的骑手们表情丰富,身姿矫健,动感十足;骏马骨骼、肌肉线条分明,充满着刚健的力量和野性的美感,就连最不起眼的配角牧羊犬也是活灵活现,惹人喜爱。对于画面的诸多细节,黄胄亦是处处用心,刻画入微,无论是独具风情的民族服饰如头巾、衣裙、马甲、皮靴,还是马鞍、马褥甚至项链、耳环都一一呈现,再配以藏青、朱砂、绿、黄、白、赭等亮丽明快的颜色,完美地再现了柯尔克孜族马上较力的激动人心的热烈场面。
▲《草原逐戏图》1985年
黄胄对草原有着深厚的感情,他创作的大大小小的草原题材的作品都与他曾经在那里的生活体验和他的审美情感息息相关。他的夫人郑闻惠女士曾经撰写过回忆那段生活的文字,她的讲述能够带领我们g更加深入的了解这件名作的创作始末。
第一段回忆:1979年11月14日,我们到柯尔克孜族自治州首府阿图什。穿过戈壁,翻过达坂,到了一个河谷,过了河就到了柯尔克孜族居住的区域。15日我们去了吐古麦提公社。19日去拖云。拖云这个地方完全是牧区,招待我们的主要是羊肝、羊肺和灌了牛奶、白面的羊肠子。说实在的,我真是吃不惯这些东西,可黄胄用刀子像主人一样旋下来蘸一点盐水吃得特别带劲儿。在我们吃饭时体育比赛开始了,我们匆忙离开毡房到了草滩。这里距国界只有十几公里,空气清新,据说拿望远镜可以看见国门。叼羊是在用石头垒的矮墙处进行的,我发现当地在高原生活习惯了的人们,好像和在平地上一样。骑手们有的穿黑丝绒绣花的衣服,有的穿紫丝绒绣花的衣服,你追我赶气氛非常热烈,之后就是马上较力。因为高原紫外线强烈,人们的脸都是红红的。其中一位个子很高,他和他的马配合得很好,和他较劲的人,都被他拉下来,他成了常胜将军。后来有一位个子不高的要和他比试比试,高个子在马身上拔了两根马鬃咬在嘴里,两人在地上单腿跪下拜了一下,相互行了礼,并向上天祈祷,保佑他们取得胜利,然后跳上马互相较上了劲。僵持了近十分钟,观众不断为双方加油,最后小个子反而赢了,看得出那位小个子是用了巧劲儿。红脸膛的大个子很不服气,觉得丢了面子,非要重新赛,黄胄劝说他:“友谊第一。”并要求他们握手言和,和我们一起照像。大个子依了我们,但仍不服气。
柯尔克孜族女同志马上较力就更激烈了,一会儿是这一对,一会儿是那一双,一片欢快热烈的声音,响彻在海拔3000米的草原上。宣传部的何部长早就催我们走,黄胄不愿意离开这快乐的集体,一直想看完他们所有的节目。他要尽一切力量把这里的赛手、马匹、观众及牧民们最忠实的朋友——牧羊犬都记录下来,甚至熟记在自己的心里。这一幕幕的景象,构成了以后他重要创作《欢腾的草原》的原始画卷。
——郑闻慧《回忆我的丈夫黄胄》,河北美术出版社,2008年7月,第181页-185页
▲《草原逐戏图》1986年
1981年8月15日,他开始为钓鱼台正在改建的接待各国元首的18号楼画一张丈二匹大画,反映柯尔克孜族马上较力的主题,也就是来自1979年阿图什拖云的生活素材,这无疑是这几年来最大的一张画了。他又以忘记一切的那种劲头,挺起身子一画就是好几个小时的方式来画画了。有时我不免提醒他早点儿睡觉,他都予以拒绝,我觉得有点儿扫兴,因此我们很少说话。
这天上午,黄胄让我去小会议室用橡皮擦掉草稿上不用的废线条。回来后,我听见黄胄在洗手间里洗什么,我看见桌上地上都是水,不知发生了什么事。等黄胄出来,他说:“你给我重泡一杯茶。”我问他茶呢,他说摔了。我见钓鱼台特制的薄胎粉彩茶碗已经在地上摔成了两半,又发现台灯上的有机玻璃也碎了。这时电话铃响了,他在接电话时又打了几个趔趄,我才发现他的腿又不中用了。他勉强吃完中午饭,回房间的途中,我又发现他的两个胳膊肘上有很多灰。我小声地问他,你真的是摔了一跤吧?他说,不是真摔还是假摔?我才大吃一惊,问他摔着没有,他说没有事。下午我和老翟说给他换上地毯吧,上午他摔跤了。在铺地毯时,他和老翟说:“我在画画时就忘记了自己是一个病人,只管看着画面向前奔,忘记了腿脚不利索,碰倒了椅子,又碰倒了台灯,茶杯也掉在地上了,给你们找麻烦,真对不起。”老翟严肃地对我说:“从此你再也不要离开他,如果你有事一定得打电话给服务员,让他们过来两个人。”我看见这情况不能不害怕,不用他说我也再不敢离开黄胄一步了。
黄胄9月29日由钓鱼台搬回家。断断续续在钓鱼台的两个多月里,他完成了以新疆拖云的生活为基础的《欢腾的草原》,以天山哈萨克民俗“姑娘追”的生活为基础的《姑娘追》,以塔什库尔干的中小学生为基础的《女教师》《驼背上的小学生》《育羔图》等大型作品,画了约百幅小品。
——郑闻慧《回忆我的丈夫黄胄》,河北美术出版社,2008年7月,第232页-233页
▲《草原逐戏图》1987年
钓鱼台有两座主要用于接待各国元首和政府首脑的接待楼,翟荫塘(黄胄挚友、时任钓鱼台国宾馆管理局局长)把这两个楼悬挂中国画的任务交给了黄胄。尽管那时病痛还在折磨他,但他知道责任重大,因此画得非常认真。他把在新疆写生获取的素材反复画,反复修改,一直到满意为止。现在这两个楼均悬挂有黄胄的大幅作品,其中一幅《欢腾的草原》,就是以祖国边陲拖云地区的柯尔克孜族的女大力士,在马上进行竞技活动为创作素材的。他亲眼目睹这一运动的热烈场面,深为勇敢的柯族妇女强悍、坚毅的精神所打动,这些生动的情景使他久久不能忘怀。就这个题材他先后画了两张画面不完全一样,但都是很完整的丈二匹大幅图稿,这在黄胄创作生涯中也是很少有的。翟荫塘局长选了现在这一张,另外一张以国礼送给了美国实业家哈默博士。悬挂在另一栋楼的那幅《套马图》,篇幅更大一些,画的是勇敢的蒙族姑娘。1987年5月18日万里同志从三幅中挑选了这一幅。
——郑闻慧《关于黄胄为钓鱼台国宾馆作画的说明》,2001年3月8日
▲《草原奔马图》
阿曼德·哈默是20世纪80年代美国经济界的风云人物、西方石油公司董事长。他曾先后八次来中国,五次与邓小平同志见面。1984年4月29日哈默又一次来到中国,同中国政府正式签署中美合作开发平朔安太堡一号露天煤矿协议。
我们希望哈默对我们的石油和煤炭有所贡献,所以国家领导人向哈默提出,如果他能像帮助苏联那样帮助我们,那就太好了。我们就可以将中国优秀的绘画作品作为谢礼赠送给他,因为哈默是一个艺术收藏家,而且他的夫人是一位画家,很喜欢黄胄《欢腾的草原》。当时并不是由黄胄本人自己直接送的,而是由国务院办公厅送的,其目的是为我国的经济建设引进资金。
今秋(2013年)保利征集到的黄胄《欢腾的草原》就是当年作为国礼赠送给哈默的那一幅,与1983年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的《黄胄画辑》上那件作品是同一件作品。至于局部的区别,20世纪80年代出版画册往往需要更长的时间,而1983年《欢腾的草原》出版时用的是老照片,也就是《欢腾的草原》未修改前的原貌。黄胄创作《欢腾的草原》用的是传统中国画植物色(如花青色等),这类颜色的性质不够稳定,时间长了就会变暗、发灰。后在赠送给哈默之前,黄胄又用矿物色(如石青等)再次覆盖于原处,以使画面的效果能够保存的更加长久,现在画作补色地方仍然可见当时出版作品上原有服饰花纹。
——2013年10月15日郑闻慧女士回忆当年《欢腾的草原》赠送哈默历史细节
本文参考:郑闻慧《回忆我的丈夫黄胄》
郑闻慧《关于黄胄为钓鱼台国宾馆作画的说明》
文字编辑:留岁
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转载请注明出处
周鼎棋《 梦中的草原 》MV
歌曲《梦中的草原》是由周鼎棋词曲,周鼎棋演唱,歌曲朴实工整的优美词作,悠扬绵长的抒情旋律。韵味浓郁的倾情演唱,使祖国北疆美丽的景观、丰富的物产和心爱的姑娘都浮现在受众面。表达了创作歌手对祖国北疆草原眷恋热爱的强烈思想感情,此歌已传遍大江南北,深受群众的喜爱!
视频加载中...
《 梦中的草原 》
词曲:周鼎棋
配器:巴音青克勒
演唱:周鼎棋
我梦见祖国北疆辽阔草原
那里有蓝蓝的天空
丰美的绿草
肥壮的牛羊
雄健的骏马
那是我梦中的草原
我梦见
梦见我喝着醇香的马奶酒
拉着马头琴
唱着深情的歌在诉说草原情缘
我梦见祖国北疆美丽草原
那里有清清的河水
悠扬的歌声
洁白的毡包
矫健的雄鹰
那是我梦中的草原
我梦见
梦见我和我心爱的姑娘
骑着骏马
快快乐乐地奔驰在辽阔的草原
周鼎棋《 草原绿浪 》MV
歌曲《草原绿浪》是是由周鼎棋词,达·布和朝鲁曲,周鼎棋演唱,深受歌手喜爱演绎的一首歌曲,此歌是作曲家根据歌者在大海与大草原之间那段美好又艰辛的经历来谱曲,展现深情、感动、感伤、怀念而悠远的内心世界。歌声犹如浪花飞溅,融入心田。
视频加载中...
《 草原绿浪 》
作词:周鼎棋
作曲:达•布和朝鲁
配器:贺西格
演唱:周鼎棋
草原就像绿色的海洋
牛羊洒满牧野亲吻着草香
蒙古包就像银色的小岛
风从草原吹过碧波荡漾
哎嗨 哎嗨
草原绿浪
这里鲜花盛开奶酒飘香
我的心儿展翅飞翔
像雄鹰那样迎接火红的霞光
草原就像欢腾的海洋
骏马驰骋绿野掀起波浪
勒勒车就像大海的风帆
绿色旋律在我心中荡漾
哎嗨 哎嗨
草原绿浪
这里牧歌悠扬白云飘荡
我的心儿展翅飞翔
像海鸥那样自由快乐地歌唱
周鼎棋《 草原额吉都贵玛 》MV
歌曲《草原额吉都贵玛》由周鼎棋作词,巴音青克勒作曲,刘迅嘉演唱。这是一首赞美荣获国家勋章“人民楷模"草原母亲都贵玛的抒情歌曲。
20世纪60年代初,年仅19岁的都贵玛,主动承担28名上海孤儿的养育任务,用半个世纪的真情付出诠释了什么是“大爱无疆”。该作品赞叹了都贵玛的爱心壮举、歌颂了她博大的胸怀,委婉温馨、悠扬抒怀,倾情走心。
视频加载中...
《 草原额吉都贵玛 》
作词:周鼎棋
作曲:巴音青克勒
配器:赵军
演唱:周鼎棋
走不完的草原
说不完的故事
山山水水倾诉着您的伟大
忘不了的恩情
离不开的亲人
那是我思念的阿妈
啊 草原母亲都贵玛
你让多少孤儿找到了家
草原额吉都贵玛
马头琴诉说着您的酸甜苦辣
长不完的嫩草
开不完的鲜花
一草一木深情地把您牵挂
忘不了的骏马
离不开的故土
那是我永远的家
啊 草原母亲都贵玛
你把多少孤儿养育大
草原额吉都贵玛
蒙古包见证了您的苦乐年华
相关问答
草原不仅美丽,还是个欢腾的世界是拟人的修辞手法
草原不仅美丽,还是个欢腾的世界,从结构上看这个句是:递进复句。草原不仅美丽,还是个欢腾的世界,从结构上看这个句是:递进复句。
蓝天,白云碧绿的草原肥装的牛羊蓝天,白云碧绿的草原肥装的牛羊
歌曲:《梦中的草原》作曲:赵金宝作词:阿汝汗演唱:玛希歌词:梦中的草原,生命的摇篮。苏鲁锭闪耀着银色的光芒,敖包的神灵弥漫在蓝色的高原。森林在...江...
[最佳回答]1.广阔无垠,草原上的动物,蒙古包,牧民骑马2.草原不仅美丽,而且是个欢腾的世界.3.承上启下,过渡段,下面.因为过渡句之前的段落内容是完整的,而过渡句...
[最佳回答]1.短文第二段突出了草原(美丽)的特点,写的主要景物有(鲜花);(湖水);(野草).2短文第四段突出了草原(自由欢腾)的特点,写的主要景物有(蒙...
1.广阔无垠,草原上的动物,蒙古包,牧民骑马2.草原不仅美丽,而且是个欢腾的世界。3.承上启下,过渡段,下面。因为过渡句之前的段落内容是完整的,而过渡...
草原上有各种各样的草,还有很多中草药,有有泉水有河水,每到夏季我们这里草原上盛开着马兰花,萨日愣花🌸老远望去真是太美了,一望无际的草原让人感觉到心里宽...
1、森吉德玛(歌曲)《森吉德玛》是一首蒙古族短调民歌,流行于内蒙伊克昭盟鄂尔多斯部落聚居的地方。作曲家贺绿汀把它改编为管弦乐曲,十分细腻地塑造了纯洁、...
他创作精力旺盛,生活积累丰富,往往画大幅作品也无需起稿,放笔直扫,笔下所出奕奕有生气。其代表作有《爹去打老蒋》、《叼羊图》、《欢腾的草原》、《洪荒风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