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时期,佛教传入中国,观音菩萨的信仰渐渐地扎根中华大地,繁茂生长。
大慈大悲大关怀的观音菩萨,在时局飘摇动荡不安哀鸿遍野的年代,给予大众心灵上的抚慰。
在繁荣盛世的朝代,约束人们的道德规范行为。
观音作为“舶来品”,带有原生地域的特点。
古时的印度等级制度森严,女性被视为男性的附庸。
因此,起源于古时印度的观音菩萨便被定义为“高等级”的男性的形象。
大约在唐朝中期盛世之前,我国的观音像也多呈嘴唇上留有两撇小胡子的男性形象。
敦煌绢画:法国吉美博物馆收藏印度国家博物馆收藏(图片来自网络)
观音入主中国初期,还是以“伟丈夫”男菩萨的形象高坐佛殿神堂
在斗转星移风云巨变的时代变迁中,我国观音像的形象几经演变。
略显女相的男观音:敦煌莫高窟 唐代彩塑
唐朝初期,深受中国人 “阴阳平衡”“慈母严父”传统理念的影响,母亲的角色更能抚慰人的心灵。
故而“男观音”慢慢地被赋予女性化的特征,呈现男身女像的特点。
安岳石窟水月观音(北宋)
唐朝中期盛世,女性以雍容富态为美且地位有所提升,加深了观音的“女化”形象。
加之一代女皇武则天废唐立周,自称弥勒菩萨降世,定义弥勒菩萨为女性的影响,观音菩萨便质变为饱满妩媚世俗化的“女观音”。
河北正定隆兴寺倒坐观音(宋)
被鲁迅先生称之为“东方美神”,人格化的神,更亲切更世俗化的观音,具有宋代观音像的典型特点。
天津蓟州独乐寺观音阁十一面观音像(辽)
辽代观音像延续了唐代的特点,形态更丰满潇洒,并添加了服饰的力量感。
到明清时,佛教在我国已发展了数十个朝代之久。
在岁月的融合与改造中,中国的观音早已成为具有中华民族特色的“观音”了,形象更自然更亲民。
木雕水月观音 (明代)荷兰阿姆斯特丹博物馆藏品(来源:佛教建筑公众号)
明代观音愈加趋向民间世俗化,形态更为淑女。
德化窑白瓷观音坐像(清康熙)
到了清代,观音像造型在明代基础之上,呈现轻柔自然流畅之态,真实感较强。
前文已述,我国早期观音像为"观自在"(男观音),后演变为"观音菩萨"(女观音)。
目前,在各地区还能看到一些男观音石像。
传说石像男观音之一,
位于福州市永泰镇的名山室。
该石像的材料极其特殊,外观跟普通石头没什么两样,但是却比普通石头都重几十倍,石像1米多高,但是10个普通人来搬动它,却相当的吃力。
福州永泰名山室男观音像(来源网络)
传说石像男观音之二,
位于四川宣汉马渡关镇荔枝古道石林风景区(浪洋寺摩崖石刻造像群)。
四川宣汉浪洋寺男观音像1
四川宣汉浪洋寺男观音像2
在广东省的小城,江门市有一个石美村内现存一座石像男观音。
重庆铜梁侣俸镇男观音像
这座观音亭与众不同的地方有三点:
一是观音像雕刻在被古榕包裏的大石头上,且石头位于小庙里的地窟;
二是观音像是观音众相中最自在最轻松的一种——“水月观音像”;
三是观音像的形象衣饰极似古印度人,且看不出女性特征。(摘自网易新闻)
《妙法莲华经•观世音菩萨普门品》有“应以何身得度者,即现何身而为说法”的经义。
观音菩萨有三十二种法相,因众生的呼唤而变幻法相,寻声救苦。
故而,在研究和讨论我国观音像演变的过程时,首先应了解佛教里观音的教义和历史环境的更替。
在我国的佛教历史中,观音像在历朝历代的变迁中被人格化、自然化,愈来愈栩栩如生,体现了中华祖先高超的雕刻绘画技术、卓越高深的美学艺术造诣。
观音菩萨传入中华大地后,循序渐进地在时代变迁中演变了形象,成为华夏民族心目中根深蒂固的大慈大悲观音菩萨,庇佑众生。
在法国巴黎塞纳河右岸,
耶纳广场的北面,
矗立着一座圆形的建筑,
它就是鼎鼎有名的吉美博物馆,
又名国立吉美亚洲艺术博物馆。
吉美博物馆里的中国文物多达2万件,
包括刻本、书画、玉器,
青铜器、陶瓷器、饰品等,
远到春秋、五代,
近至元明清朝的文化瑰宝
在这里都可以见到
......
法国吉美博物馆是欧洲最重要的亚洲艺术收藏阵地之一。1945年与巴黎卢佛尔宫博物馆东方部收藏的美术品归并一起组成国立博物馆东方部,成为收藏中国、印度、东南亚、中亚、朝鲜、日本等地美术品的世界著名东方艺术博物馆。
吉美博物馆里的这些珍宝,来源中不乏劫掠和偷盗,这代表着我们的黑暗时代,也昭示着人类“文明”史上的罪恶......这些文物的流失,直接导致了考古研究中关于东周历史诸多内容的缺失和空白,至今依然难以系统完善。文物掠夺之殇,阴云久久不散。
法国吉美博物馆
- Musée Guimet -
在吉美博物馆这2万余件的中国文物中,中国陶瓷器约占半数以上。从中国的原始瓷一直到明清官窑瓷器,各个朝代各大窑名品应有尽有,且多为精品。
其中,中国展厅分“远古中国”、“古典中国”和“佛教中国”3大部分。所藏中国瓷器,康熙瓷最多,也最精美,其次是明中晚期瓷器,再就是高古瓷。
在这种理性和感性交织的心境中,我们今天一起去感受和体会吉美,看一看这里都藏有哪些珍贵的瓷器。
吉美博物馆的镇馆之宝是一件元代蓝釉白龙纹梅瓶,釉色和装饰图案则使之成为梅瓶中的翘楚:通体施以深沉典雅的宝蓝色,在肩和腹的焦点位置,描绘出一条蜷曲腾飞的白龙和一颗火焰珠,其间点缀四朵火焰形云纹。
这雅致静和的宝蓝底色,与动感十足、绚丽光洁的白龙,既有强烈明显的对比,也有动静相宜的互补。
▲吉美博物馆镇馆之宝--元代蓝釉白龙纹梅瓶
唐初 北方窑 白釉双龙柄瓶
北宋 定窑白瓷划花牡丹纹花口折腰碗
宋 建窑黑釉兔毫盏
宋或元 定窑白瓷印花莲塘鸳鸯双鱼纹碗
宋 南方窑 灰青釉贴凸雕龙纹魂瓶
金或元 钧窑天青玫瑰紫釉葵花口三足盆 底阴刻[九]字
金或元 钧窑天青釉葵花式三足盆 底划和一足内阴刻[六]字
元 景德镇窑青白瓷印花花卉纹碗
元 钧窑天青釉玫瑰红斑碗
钧瓷始于唐、盛于宋,是中国古代五大名瓷之一,并以其独特的釉料及烧成方法产生的窑变神奇而闻名于世 。
想起古人的赞叹:“高山云雾霞一朵,烟光凌空星满天;峡谷飞瀑兔丝缕,夕阳紫翠忽成岚。”钧瓷的奥妙之处,尽在想象之中。
元 景德镇窑蓝釉留白划龙纹梅瓶
元末明初 龙泉窑青瓷刻缠枝牡丹纹瓶
明初 景德镇窑釉里红缠枝菊纹军持
明 景德镇窑霁红釉碗
明 景德镇窑 五彩高足杯
在这些装饰领域,则呈现出完整的历史全貌,通过一万余件陶瓷、粗瓷、青瓷、硬瓷,反映了瓷器历史的技术革新。
在雕塑领域,除了一些展现佛教艺术的大件作品外,还有汉、唐时期的收藏。
▲辽三彩罗汉像
▲石造像数件(北朝时期)
▲唐代马球俑,在吉美博物馆“天马行空”的展览方式下,别有趣味。
▲吉美博物馆藏的中国佛像。
馆内还收藏了自唐至清代的千余幅绘画作品。
在绘画中,出自敦煌盛唐时期的《阿弥陀西方净土变图》、《普贤菩萨骑象》和《行脚僧像》代表了盛唐艺术影响佛教界的杰作。
▲阿弥陀西方净土变图(唐卡) 唐
▲新疆地区佛教壁画
▲郎世宁《哈萨克贡马图卷》
在考古领域主要有:新石器时代的玉器、商、周朝的青铜器及其马饰车具、铜镜、古币和漆器等。
立鼎(祭器) 商、十二生肖铜镜 隋唐/玉琮 良渚文化
龙形把手杯 明
(备注:以上图片来源于网络,部分来源于“青花的记忆”,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相关问答
惠达,法恩莎,辉煌水暖洁具,高斯卫浴,梵帝欧,吉美卫浴,性价比要高点。九牧辉煌水暖洁具申鹭达摩恩高斯汉斯格雅,这些质量都是没问题的。惠达,法恩莎,辉煌...